泛欧洲游戏信息组织(Pan European Game Information,简称PEGI)是一个由欧洲互动软件协会(Interactive Software Federation of Europe, ISFE)于2003年4月成立的非营利性组织,旨在为欧洲发行的电子游戏提供年龄分级和内容评估。以下是关于PEGI的详细介绍:
1. 成立背景
- PEGI的成立旨在取代欧洲各国原有的游戏分级制度,提供一个统一的游戏分级标准,帮助消费者(尤其是家长)选择适合不同年龄段的游戏,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当内容影响。
2. 分级系统
- 年龄标识:PEGI将游戏分为3+、7+、12+、16+、18+五个级别,表示游戏适合相应数字及以上年龄的玩家。
- 内容描述:除了年龄标识外,PEGI还会对游戏内容进行描述,包括粗口、歧视、毒品、恐怖、色情、暴力等七个类别。这些内容描述会标示在游戏包装的背面,帮助消费者了解游戏内容。
3. 覆盖范围
- PEGI系统目前应用于31个欧洲国家以及以色列、南非等地。
- 在大多数国家,PEGI的分级只具有参考性,不具备法律效力。然而,在英国等国家,PEGI的评级被纳入法例之中,具有法律效力。
4. 运作方式
- 申报与审核:游戏发行商必须在线填写游戏内容评估申报表,PEGI根据申报内容作出临时性的年龄分级和内容描述。
- 独立机构审核:然后,由PEGI下属的两个独立机构——荷兰影声媒介分级学会(NICAM)和英国视频标准理事会(VSC)在各自权限范围内对游戏进行审核,确保分级不违背PEGI的分级标准。
- 获准使用标识:最后,游戏发行商获准使用年龄分级标志和相关内容描述。
5. 与其他地区游戏分级系统的比较
- 与ESRB相比:北美的游戏评级系统ESRB将游戏分为E(所有人)、E10+(10岁以上)、T(13+)、M(17+)、AO(仅限成人)等类别。与ESRB相比,PEGI在低年龄段的评级较松,例如很多ESRB评为E级(6岁以上)的游戏PEGI评为3+;而在高年龄段则更严,例如大量ESRB评为T级(13岁以上)的游戏被PEGI评为16+,ESRB中的M级(17岁以上)则大都变成了18+。
- 与德国、英国等国的分级制度相比:德国有娱乐软件自我监控局(USK)制定的分级制度,英国有英国电影分类系统(BBFC)等。这些国家的分级制度与PEGI存在差异,但通常会作为PEGI的补充。
6. 社会效力和影响
- 行业支持:PEGI分级制度受到索尼、微软、任天堂等主要游戏制造商以及遍布欧洲的游戏发行商和开发商的大力支持。
- 市场应用:尽管PEGI的分级是自愿的,但大多数游戏都会经过PEGI分级,以便在游戏市场上销售。消费者可以到PEGI官方网站查询游戏评级。
- 保护未成年人:PEGI分级制度有助于保护未成年人免受不当内容影响,为家长提供选择参考,同时也促使游戏开发商在设计时更注重内容合规性。
总结来看,PEGI作为泛欧洲游戏信息组织,在欧洲及部分其他地区发挥着重要的游戏分级作用,为消费者提供了清晰的游戏内容指导,促进了游戏行业的健康发展。